乙肝病毒虽小,但是五脏俱全.乙肝病毒包含很多的区域:前S/S区、前C/C区、P区和X区.
前C区和C区是决定如何编写e抗原程序的关键部位.当机体免疫系统奋力向病毒发出攻击的时候,或者是在强有力的药物抑制的作用下,乙肝病毒就可能会屈服,e抗原受到抑制,乙肝五项血清学指标中的e抗原消失,e抗体会出现.也就是"大三阳"转变为"小三阳".
但是病毒有的时候并不甘心失败,它们为了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就发生了病毒变异,它们改变了模样,不去制造e抗原,或者是少产生一点e抗原,使自己看起来还是"小三阳"的样子,还照样能复制乙肝病毒,成为了一种前C区/C区启动因子的变异病毒,再次在肝脏内发动免疫战争,导致肝脏的病变.
前S/S区是决定乙肝表面抗原程序编写的部位,它也想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丢掉病毒最外层的前S蛋白或S蛋白,生产出没有穿外衣的变异病毒.这种变异病毒在感染者的血清里查不出表面抗原,但是仍有少量的病毒DNA复制,核心抗体显示阳性,称为了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但是这种情况是比较少见的.
P区是乙肝病毒DNA聚合酶所在的区域,拉米夫定等核苷类药物就是通过抑制P区的DNA聚合酶而达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目的.
因此,长期使用这些药物治疗后,病毒的P区就会在药物作用下发生变异,变异后的乙肝病毒就对药物产生了抗药性,也就是耐药.
乙肝患者使用核苷类药物治疗后效果不好或者效果反弹的患者应该考虑到有病毒耐药的可能,可以进行耐药变异株检测,这样有利于今后药物的选择.但是,耐药病毒的监测并不是很精准,目前的检测方法敏感性比较差,只有当病毒变异量达到20%-30%以上的时候才能被检测出来.